一、引言
煤中硫含量测定仪是一种专用于精准检测煤炭中全硫含量的关键分析设备,涵盖高温燃烧法、红外光谱法及X射线荧光法等技术路线,满足煤炭开采、火电燃煤、焦化生产及贸易质检等场景的硫污染控制需求,助力环保合规与能源高效利用。
二、原理
煤中硫含量测定仪主要基于库仑滴定法进行检测。该方法是通过高温燃烧煤炭样品,使样品中的硫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进入含有碘化钾和水的电解液中,与碘离子反应生成硫酸和碘。随后,通过电解池中的电解反应,使碘离子再生,同时产生与硫含量成正比的电量。根据电解过程中消耗的电量,即可计算出煤炭样品中的硫含量。
三、与传统检测方法的对比
方法 | 煤中硫含量测定仪 | 艾士卡法 | 高温燃烧法 |
原理 | 库仑滴定/红外光谱 | 碳酸钠熔融-碘滴定 | 高温氧化-酸碱滴定 |
检测限 | 0.01% | 0.02% | 0.05% |
检测时间 | 1~5分钟 | 2~3小时 | 1~2小时 |
样品前处理 | 无需化学处理 | 需研磨、熔融 | 需干燥、筛分 |
成本 | 中等 | 低 | 中等 |
适用场景 | 实时监测、痕量检测 | 实验室常规分析 | 工业现场快速检测 |
三、特点
1、机电一体化结构:仪器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美观大方。仪器内部集成了温度控制、样品进样、样品分解、电解、报警及打印等功能模块,操作简便、效率高。
2、抗干扰能力强:仪器采用先进的单片机电路,抗干扰能力强,不易受病毒破坏。同时,仪器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可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整个测试过程由计算机程序控制,自动判定测试终点并打印测试结果。测试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和人为误差。
4、测定速度快:一般情况下,每个样品的测试时间仅需5-6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准确性高:采用数据采集网络及多级校正技术,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仪器还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可检测出煤炭样品中极微量的硫元素。
四、使用方法
1、接通电源:首先,将煤中硫含量测定仪接通电源,并设置合适的温度。仪器将自动升温到设定温度处并恒温。
2、加装电解液:在试验之前,需要向电解池中加入适量的电解液。电解液的配制应符合仪器的要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调试送样机构:在瓷舟上不放煤样的情况下,按下“送样”按钮进行送样机构的调试。此时,仪器将进行送样机构的自检,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4、称取煤样:在瓷舟上称取适量的煤样(一般为50.0毫克左右),并在煤样上覆盖一层三氧化钨。然后,将瓷舟放入石英舟上,并设置三位数的样重。
5、开始测试:按下“开始”按钮,仪器将自动开始测试过程。在测试过程中,仪器将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样品的进样、分解、电解等操作。测试完成后,仪器将自动判断测试终点并打印测试结果。
6、关闭仪器:测试完成后,需要按照操作指南的要求关闭仪器。首先关闭气泵和搅拌器,然后关闭电源开关。如果仪器长期不使用,建议放出电解液并用蒸馏水清洗电解池以保持其清洁和干燥。
五、维护与保养
1、定期清洗电解池:为了保持电解池的清洁和准确性,需要定期清洗电解池。清洗时,应将电解池取出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清洗后应晾干并放回原位。
2、检查气路和电路:定期检查仪器的气路和电路是否畅通和正常。如有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的部件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3、定期校准仪器: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定期进行校准。校准时应按照操作指南的要求进行,并记录校准结果以供后续参考。
六、典型应用场景
1. 发电厂
入厂煤质检:控制煤硫含量≤1.0%,避免脱硫系统超负荷;
入炉煤监测:实时调整燃烧参数,减少SO₂排放波动。
2. 钢铁厂
焦炭生产:
硫含量过高会导致生铁含硫量超标(<0.03%),影响钢材性能;
案例:某钢厂采用库仑滴定法测硫仪后,焦炭合格率从85%提升至98%。
3. 炼焦厂
原料煤筛选:确保配合煤硫分≤0.8%,避免焦油中硫含量过高(影响煤气品质)。
4. 煤炭贸易
质量争议解决:
商业煤交易中,硫含量检测结果作为结算依据(如中国《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要求≥30%的贸易煤需提供硫含量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