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快速平衡闪点测定仪是用于测定石油产品、化学品等在低温条件下闪点(即液体挥发出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发生瞬间闪火的低温度)的关键设备。为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设备的安全性,需定期进行点检(日常检查与维护)。以下是详细的点检方法及步骤:
一、点检前准备
工具准备
标准温度计(精度±0.1℃,用于校准仪器温度传感器)。
清洁布、无尘纸、酒精棉球(用于清洁油杯、点火装置等)。
防爆手套、护目镜(操作安全防护)。
点检记录表(记录设备状态、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
环境检查
确保实验室温度稳定(通常要求20±5℃),避免阳光直射或强对流风。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稳定(符合设备额定电压要求),接地线连接可靠。
确认实验台面平整,无振动源干扰。
二、外观与安全检查
外壳与结构
检查仪器外壳是否完整,无裂纹、变形或腐蚀。
确认油杯、加热装置、点火电极等部件安装牢固,无松动或移位。
安全装置
紧急停止按钮:按下后设备应立即停止加热和点火,确认功能正常。
温度超限保护:模拟超温场景(如手动设置高于闪点温度),观察设备是否自动断电并报警。
气体泄漏检测:若使用燃气点火,用肥皂水涂抹燃气管道接口,检查是否有气泡产生(无泄漏为正常)。
电气安全
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检测电源线绝缘电阻(应≥1MΩ)。
检查接地电阻(应≤4Ω),确保防静电功能有效。
三、功能部件点检
1.温度控制系统
温度传感器校准
将标准温度计与仪器温度传感器同时浸入冰水混合物(0℃)或沸水(100℃,需大气压补偿)中。
比较仪器显示温度与标准温度计读数,误差应≤±1℃(若超差需校准或更换传感器)。
加热速率验证
在油杯中加入适量待测样品(如正庚烷,闪点约-4℃)。
启动设备,记录从室温升至预期闪点前20℃的时间,计算加热速率(应符合标准要求,如GB/T261-2008规定为5-6℃/min)。
2.点火系统
点火电极检查
清洁电极表面污垢(用酒精棉球擦拭),确保无积碳或氧化层。
调整电极间距至标准值(通常为2-4mm,参考设备说明书)。
点火功能测试
在油杯中加入少量易燃液体(如乙醇),启动点火装置。
观察火焰是否均匀、稳定,点火成功率应≥95%(若点火失败,检查燃气压力或点火电路)。
3.搅拌与气路系统
搅拌电机检查
启动搅拌功能,观察搅拌桨是否平稳旋转,无卡滞或异响。
用转速计测量搅拌速度(应符合标准要求,如150±10rpm)。
气路通畅性
关闭油杯盖,向气路中通入低压空气(如0.1MPa)。
将气路末端浸入水中,观察是否有连续气泡产生(无气泡表示气路堵塞,需清洁或更换滤芯)。
4.显示与记录系统
显示屏检查
确认温度、时间、加热速率等参数显示清晰,无缺笔或乱码。
测试数据存储功能,确保历史记录可查询且不丢失。
打印机测试
打印测试报告,检查打印内容完整(包括样品名称、闪点值、测试日期等)。
确认打印纸充足,打印头无卡纸或墨迹模糊。
四、性能验证测试
标准样品测试
使用已知闪点的标准样品(如正庚烷,闪点-4℃;异辛烷,闪点-12℃)进行测试。
重复测试3次,计算闪点值的重复性(标准偏差应≤2℃)。
对比测试
与另一台经校准的闪点测定仪同时测试同一样品,比较结果差异(应≤3℃,否则需排查设备误差来源)。
五、点检后处理
清洁与保养
倒空油杯,用酒精清洗残留样品,晾干后归位。
用干布擦拭仪器外壳,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
记录与报告
填写点检记录表,标注设备状态(正常/异常)及处理措施。
若发现严重故障(如温度失控、点火失败),立即停用设备并联系维修。
校准周期建议
日常点检:每次使用前进行外观及基本功能检查。
定期校准:每6个月由专业机构进行全面校准(包括温度、点火、搅拌等系统)。
六、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时佩戴防爆手套和护目镜,避免高温烫伤或样品飞溅。
禁止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打开油杯盖或触摸加热部件。
废弃样品需按危险化学品处理规范回收,严禁随意倾倒。
若设备长期不用,应断开电源并存放于干燥、通风处。
通过系统化的点检方法,可有效延长低温快速平衡闪点测定仪的使用寿命,确保测试数据的可靠性,为石油化工、安全检测等领域提供准确的技术支持。